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外卖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,一直颇受关注。近日,有读者向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反映,扬州市美琪农贸市场三楼开着众多外卖店,经常营业到深夜,店内环境脏乱不堪,加工的食品卫生无法保障,希望能够引起关注。(5月15日《扬子晚报》)
地面上是厚厚的油垢,已经发黑;楼层中心是厕所,整栋楼弥漫的味道让人“上头”,围绕着这个厕所分布的外卖店还在认真地经营着“美食”……这就是记者实地探访两处外卖“聚集点”的见闻,与之对应的是,这些商家的销量最低都在400+,而高的直达2000+。脏乱差的环境,高销量的订单,此情此景让消费者情何以堪?
外卖食品安全卫生不容忽视。近年来,外卖经济飞速发展。截至2022年12月,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.21亿。随着外卖行业的兴盛,许多餐饮店甚至不再提供线下服务,只做外卖。消费者只能看到食品加工好看的样子,却看不到外卖店的外部环境,也看不到制作过程。一些不良外卖商家为了节省成本,让使用过期原材料、餐饮制作环境卫生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,让食品安全成了外卖店的“通病”。
外卖上线,食品安全也应上线。食品安全不应成为外卖的“致命伤”。《电子商务法》有明确规定,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,依法需要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,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。各大外卖平台也制定了相应的审核条件,“商家入驻除了要具备餐饮主体资格外,还需要提供清晰的门脸图、环境图和后厨图,同时外卖平台还应该对入驻商户进行抽检。”值得思考的是,既有法可依,这些脏乱差的平台又是何以通过审核,进入公众视野的呢?很显然,监管难辞其咎。
分布在厕所四周外卖店也能入平台,反映出平台审核流于形式。外卖平台脏乱差,消费者看不到,但是,平台审核不能“纸上谈兵”,监管部门更不能“视而不见”。食品安全是底线,外卖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,加强人工审核巡查,切切实实把好审核关;市场监管部门应落实监管职责,督促平台履职尽责,并对于平台报告的违规从事食品经营行为的商家依法查处。线上线下结合,将监管前置,才能让外卖走出“脏乱差”,夯实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。外卖行业要长期发展,食品安全问题绝对不能马虎。外卖商家也应看到,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经营,消耗的也是消费者的信任。不管线上还是线下,遵守行业规范,尊重消费者权益,才是走得长远的良方。(胡辉)
标签:
要文